种养殖物联网行业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868098009
种养殖物联网行业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868098009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国家政策 » 正文

稻海观鱼,秸秆变肉,吉林开启种养殖“双循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24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  近年来,吉林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种养殖连结的生态农业模式,从夏季到秋季,绿色农业资源不断循环,让种、养殖实现双丰登。  
   近年来,吉林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种养殖连结的生态农业模式,从夏季到秋季,绿色农业资源不断循环,让种、养殖实现“双丰登”。
 
  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仲夏时节,通化县西江镇3000多亩的稻田养蟹项目第一轮除草工作曾经实现。
 
  种植户赵思博的6垧地今年继续采用了蟹稻立体种养模式,进步单元面积的收益。
 
  西江镇水稻种植合作社工作人员经过测产,蟹稻共生模式的水稻产量与正常种植的水稻产量不相上下,每亩在1200斤左右,而螃蟹还可为种植户增加近2万元的效益,达到一举双得的目的。
 
  在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的春新生态家庭农场,整齐的地垄旁,青葱的秧苗在水中迎风轻舞,游客们正在体验稻田放鱼苗项目,感觉田园生活的乐趣。
 
  春新生态农场是集稻渔概括种养、技术培训、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使稻田养鱼、蟹、田埂养蚕、旱田养禽和生物防控等农业技术,实现绿色种养殖、循环“双丰登”。
 
  现在,园区的505亩稻田,每一年可生产稻米15多万公斤,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农场还充分行使天然资源优势,建设了占地15万平方米集田园景观、天然生态、农耕休闲、会议培训、垂钓采摘为一体的特点概括性休闲庄园。
 
  除了稻田共养,秸秆过腹还田也实现了种养殖绿色循环。在蛟河市池水林场黄牛繁育基地,工人们将秸秆饲料从车上搬运下来,存放在通风阴凉处。基地里的45头牛,每一年要吃掉300多吨秸秆饲料。
 
  作为“报答”,当地农家还经常从黄牛基地拉回牛粪,给自家境地上上“田舍肥”,不仅“互利互惠”,还减少了空气污染。
 
  作为吉林12个肉牛养殖大县之一,蛟河市每一年可收集秸秆82万吨左右,在大力推广实施种养殖连结模式后,不仅减少了精料的投喂量,降低养殖老本,进步牛乳、牛肉品格,使得人畜争粮的问题得以解决,还能减少放牧,使草场得以保护。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