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公司200亩水面,其中60亩是‘稻虾憨’模式,这些新模式产出的小龙虾个头明显大些,因为不打农药化肥,种出的稻米也好吃一些。”武汉周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保国说。
 
  2020年,在省农业发展中心的统一安排下,武汉市农科院向武汉周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派驻科技特派员,在九沟村的千亩水面上进行虾-稻-憨、虾-稻、虾-稻-鱼、茭白-虾等各种新种养模式示范,带领周边农户广泛加入,对农户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解决了农户想搞种植养殖,却苦于没有技术不敢搞种植养殖的心头之忧。
 
  潜江万亩虾稻共作基地。
 
  产学研共创新养殖。
 
  如今,武汉周渔生态农业综合种养基地亩平能增收1000元以上,包含了稻虾、稻虾憨、茭白甲鱼、稻蟹、藕虾等五种综合种养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收小龙虾,这不仅提高了虾与稻谷的品质,也极大提高了基地的效益。
 
  湖北稻虾种养面积750余万亩,目前,黄梅、浠水、阳新等15个县市区,相继用上了“稻虾憨”模式,养殖示范推广面积3000亩,每亩新增纯收入1000元以上。
 
  为全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提档升级,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省农业发展中心将进一步大力发展“稻虾憨”“七钱虾”“稻虾鳅”“稻虾鳝”“稻虾鳖”等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为人民的“菜篮子”提供更多精品、亮品,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效益,使其成为我省渔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