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牧草丰收,生猪的‘肥水’功不可没。”望着眼前1200亩牧草长势良好,在基地务工的长兴村村民贺平安不禁感慨,优质的牧草给牛羊吃了、长了肉,牛羊的粪便做成有机肥,又还到田里来,环环相扣之后,曾经的荒山变绿了,群众的口袋也鼓起来了。
据了解,长兴堡镇是松桃自治县生猪养殖产业大镇,目前有33个生猪养殖场存栏约10万头生猪,另外还有74万羽的蛋鸡养殖场,每年产生的粪污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来说,均是一项极大考验。
畜牧养殖污染如何治?长兴堡镇延伸种养循环生态链,致力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今年,长兴堡镇按照“成片种、规模养、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循环”的思路,在各养殖场周边及集中连片适宜区域流转土地种植牧草,从末端消纳了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种植的牧草供给牛羊,实现种植与养殖有效连接,从源头上减低牛羊养殖成本,带动牛羊产业发展,形成“生猪+牧草+牛羊”循环发展新格局。
走进长兴村的生猪养殖场,在这里,你会发现,存栏7500头的养殖场内外,环境干净,空气清新,竟见不到面源污染,近听溪水潺潺,远看青山如黛。
“这得益于猪粪处理厂的粪便循环工艺处理,实现粪污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长兴堡镇猪粪处理厂负责人谭德明向记者介绍,猪粪经过发酵后,采用干湿分离的方法,干的部分可用于有机肥加工,液体部分则经过二次发酵后,直接输送到附近的土地里滋润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