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尼勒克县源上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栋栋标准化的养殖圈舍映入眼帘。公司负责人黄龙是喀拉苏乡赛普勒村的村民,由于喀拉苏缺水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发展农业。为了实现旱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的收入,黄龙于2019年成立了源上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流转村民的旱田地,闯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致富路。
源上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龙说:“截止目前,流转高标准农田6000亩、林果业1000亩,在2021年,我公司又投入一千余万元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现已建成养殖棚圈36000平米,24座棚圈,每座棚圈能容纳200头牛。”
工人多合塔尔拜·托合塔斯和黄龙一样,也是喀拉苏乡赛普勒村的村民,之前一直靠种植口粮地养家糊口,辛辛苦苦一年收入却很不乐观。黄龙流转了多合塔尔拜家的土地后,不但解放了他的双手,还将他安排到公司务工,让他不仅有了每月近6000元的收入,还掌握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实现了由农民到工人的华丽蜕变。
在政府600万元贷款政策的支持下,黄龙的公司在生产规模上不断扩大,后续他将重点打造“养殖+有机肥特色种植”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利用畜禽排泄物对低产田进行改良,用于发展特色的种养结合,实现“种草养畜、养畜种植”的发展目标,同时还积极收购周边群众的饲草料,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源上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龙说:“我们公司计划三年内要发展到3000头牛,把24座棚圈装满,主要经营生产母牛和育肥牛,加大对外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