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佛山借力金融资本,积极争取专项债等资金为池塘改造注入金融“活水”。例如顺德区申请专项债9亿元用于全域15万亩养殖池塘改造,依托“政银企保”的信贷方式,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养殖池塘改造,目前共有11个金融机构开发养殖池塘改造相关金融产品。
此外,佛山还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殖池塘改造。例如,南海区出台土地连片集约开发奖励政策,对连片集约300亩以上,租期10年以上的农村经联社,给予每亩3000元以上的奖励,鼓励村集体带改造方案招租,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鱼塘改造,目前已吸引恒兴水产、大峰水产等多家企业投资建设,集约鱼塘4600亩,社会资本投入5000万元;顺德区则委托区国资企业“统一代建、统一代管”,持续推进养殖池塘改造提升。
接下来,佛山将探索地方财政与债券、贷款、保险、社会资本等多方资金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多方共赢,强化养殖池塘改造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佛山将按照“谁处理,谁付费”的原则,厘清养殖尾水治理长效管护责任义务,探索推广“统一代管”模式,将养殖池塘尾水处理做成“物业型”产业,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养殖户参与的长效运维机制。
此外,佛山将建立全市渔业数字管理平台,推行鱼塘网格化管理制度,对享受财政补贴建设的养殖尾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云监管”,采取“鱼塘网格员检查+设备状态智能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安全生产及养殖尾水处理等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