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褒城镇柴寨村的‘稻+蛙’生态养殖基地,也是有机水稻和肥美蛙在柴寨的家。“稻田蛙,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我们种植的水稻,不施肥料,不打农药。蛙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天然有机肥,不仅如此,蛙还会吃掉危害水稻的害虫,同时还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稻蛙养殖负责人李彩云介绍道,“前些年咱们单种水稻,产量确实不错,现在改成‘稻田蛙’模式。我还准备向隔壁村学习有机稻米销售哩,做成咱褒城镇的农业品牌。而且,还有搞经济效益的生态蛙,真是一田‘两用’。”这样生态绿色的完美搭配,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能够大大的增加经济效益。
今年年初,褒城镇柴寨村村民李彩云通过村内土地流转20亩进行稻+蛙生态养殖,通过外出学习培训,不断摸索,掌握了这“稻蛙共生”新的立体种养模式。“现在我们暂时15个网箱示范性养殖,一个网箱20个平方,产量基本上在1000斤左右,如果单价在8元每斤。那收入就非常可观了。”
柴寨村党支部书记柴小华说:“李彩云这个养殖项目可以说是她个人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我们村上也能说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试点探索。技术成熟了,向全村老百姓推广,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增产增收。等‘稻蛙’种养形成规模以后,除了正常销售稻米和蛙,我们打算做副食品加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以需求带产量,用‘稻蛙共生’模式,绘就一条绿色生态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