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了100亩左右的地膜玉米,秋后玉米成熟了,准备留一部分喂牲口,其余的都会卖给我们镇上的养牛大户。”近日,在灵台县上良镇覆膜玉米地里朱堡村村民杨正福说。
上良镇群众在玉米地里拔苗。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乔博摄
今年以来,灵台县上良镇围绕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等问题积极探索,把农村撂荒地整治与村集体经济增收相结合,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由村集体出资整修生产道路,复垦废弃土地,种植地膜玉米和山地露天玉米。在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基础上,也为群众致富探出了新路子。
“咱们镇上牛和羊的存栏比较多,等秋季玉米成熟了,玉米和秸秆都可以用作牛羊饲料,牲口粪便又可以作为有机肥施洒在肥力不足的地块里,种植和养殖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以养促种、以种带养的循环绿色发展模式,群众不但致富,村集体还能增收。”上良镇副镇长张伟说。
煜昌肉羊养殖小区里的羊群。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朱强摄
听着张伟的介绍,笔者来到上良镇荣旺村仙洼社的煜昌肉羊养殖小区,数十只雪白的长耳肉羊正在围栏里争相进食。
“我们养殖小区现存栏500多只,年出栏1000多只,除去饲养成本,年收入可达到20多万元。”煜昌肉羊养殖小区负责人曹立军说。
近年来,上良镇按照“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养殖户”的经营模式,着力打造种植养殖示范带建设,逐渐形成了以示范点带动大户以大户带动群众的村集体发展模式,在全镇形成了种养“循环式”发展,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的一条新路子。
饲养员正在喂羊群。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朱强摄
目前,该镇已运行经营大型牛、羊、猪等养殖、种植合作社21个;带动10头以上养牛大户19户;肉羊养殖50只以上大户26户;玉米种植百亩以上大户100多户。
“通过复垦种植,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镇1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能达到3万元,75%以上的村达到5万元,总体增幅在30%左右,群众增收人均600元左右”上良镇党建办主任张建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