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达伟一行先后来到七号镇崩红村高家房自然村明盛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七号镇大毕力克村、长顺镇永德堂村肉兔养殖户张河家、公腊胡洞乡三道沟村育林自然村赵文家、公腊胡洞乡二道河,长顺镇刀拉胡洞村肉羊养殖户陈财家分别就西门塔尔舍饲肉牛及饲草料种植基地,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及养殖园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肉兔养殖情况,肉羊舍饲圈养情况,肉羊养殖情况进行现场办公,认真听取养殖企业、个体大户等关于养殖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养殖规模、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全县养殖业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现场帮助养殖户协调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七号镇崩红村高家房自然村化德县民盛种养殖有限公司,常达伟在实地了解企业运营模式、发展计划和存在困难后指出,我县具有丰富的饲草资源,群众养殖积极性高,产业效益稳定,发展肉牛特色养殖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是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决策部署,保障群众稳定增收的现实需要。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发展肉牛特色养殖产业的信心决心,牢牢把握肉牛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养殖方案和圈舍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切实盘活现有集体经济建设的圈舍,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养殖场。通过高标准、现代化、示范性的种养结合,延伸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加速扩张产业规模,加快肉牛养殖品质提升,打响我县肉牛特色产业品牌,推动肉牛特色产业取得更好成效。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谋划,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把产业扶贫摆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业,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构筑互惠互利、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在七号镇大毕力格村、公腊胡洞乡二道河村,常达伟强调,近年来,县委、政府始终把种养殖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各乡镇各部门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认真按照上级要求,科学设定禁牧时间,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建设好集中养殖场,形成规模效益,努力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各乡镇要将规模化特色养殖作为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契合点,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坚持“农牧结合、为养而种、舍饲禁养”,大力发展饲草种植,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农牧结合和种养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种养结合、农牧对接方式,提高生态养殖节约化水平,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让更多农牧民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长顺镇永德堂村肉兔养殖户,公腊胡洞乡三道沟村育林自然村、长顺镇刀拉胡洞村肉羊养殖户实地了解情况时,常达伟要求,各养殖大户要坚定信心,在不断做大做强、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走合作发展、抱团致富的路子,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要提升产业链水平,全力推进全县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统筹抓好良种繁育、育肥、防疫、屠宰加工、市场营销等体系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融合,着力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凝聚发展合力,做实筑牢肉羊产业基础工作,带动全县畜牧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