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殖物联网行业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868098009
种养殖物联网行业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868098009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动态
探访凉山“光伏+种养殖”产业:光伏电站新模式的多元探索
 [打印]添加时间:2021-10-11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189
   5月的阳光洒在平衡海拔3000余米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西总村,由通威投建、占地1300亩的通威四川喜德县农光牧光一体光伏扶贫电站依山而建,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至凉山州甚至四川省各地的居民家中。
 
  即日,记者探访了这个位于大凉山深处的光伏电站。离地1.5米高处,成千上万块通威太阳能高效叠瓦组件整洁排列,而羊群则在下方悠闲吃草。这一看起来有些“新奇”的组合实际上是通威探索光伏电站新模式的成果,通过“光伏+种养殖”,非常大化土地行使率。
 
  该电站站长魏启刚介绍,电站光伏区装机容量30MW,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投运并网。凉山州日照较强,电站所在地每年可行使日照时长约1400个小时,年发电量可达4200万度。与此同时,电站与瓦尔西总村村委会、喜德县农旅投公司共同成立了合作社,发展种养殖业,当前曾经开始养殖山羊,下一步还计划行使光伏组件投下的阴影种植喜阴的经济作物,为本地村民带来更多实打实的收益。
 
  “当前我们养殖了60头山羊,养殖规模还将慢慢扩大。”魏启刚告诉记者,电站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怎样提升土地行使率,因此将光伏组件安装在离地1.5米的高处。“山羊这种小型的牲口在下面活动、吃草等,对电站发电不会带来任何影响。”
 
  “村里的青丁壮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较多,他们无力耕种大面积的土地,我去读书的时候,村里很多土地都空置着,成了荒地。”大学毕业后,瓦尔西总村村民吉克阿呷回到家乡成为电站的一位技术人员,他坦言村庄的变更让自己感到欣喜。“电站的修建让土地有了新用处,村民们除了收土地流转的租金,还能通过合作社获得分红,我也在‘家门口’成功工作。”
 
  喜德县农光牧光一体光伏扶贫电站只是通威探索光伏电站新模式的一个缩影。通威在四川甘孜理塘、新疆阜康、河北丰宁、吉林乾安、山东高青、宁夏贺兰、内蒙古敖汉旗、四川喜德等地建设了多个光伏扶贫电站,既有效改变了本地生产生活用电极端匮乏的面貌,又真正让贫苦户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经济来源,真正办理了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动力建设扶贫的极新途径,为我国光伏扶贫甚至贫苦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紧张探索和积极进献,为国家脱贫攻坚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通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