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城关镇党委坚持老板下,龚家屲村党支部存身本村实际,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计划部署,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目标,积极大胆调整工作思路,率领龚家屲村“两委”,结合“四抓两整治”和“整乡推动,整县提升”树模县建立活动,连接完善村基础设施,调整种养殖布局,积极发展富民行动,工作成绩显著。龚家屲村呈现出村庄整齐,村内基础设施接续完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接续改善的良好工作地势。
特点养殖群众富起来
今年春回大地之时,为更好地整治耕地撂荒,推动复耕复产,榆中县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家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形式,在家乡发展大豆、药材和蔬菜等特点种植,遴派组织专业人员为农家、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放置工作人员为合作社注册运转提供便当指导和服无,千方百计鼓励在家劳动力发展家当,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榆中白虎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戴沛功介绍:“榆中县城关镇龚家屲社龚家洼村‘白虎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购置和租用大型机械,整合撂荒土地近两千亩,进行垦荒复耕,打造集农业、养殖、生态的白虎山当代化农业树模园区,造福庶民,尽力以赴支持榆中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在农产品曾经销往各地,真正为村民致富起了好处。”榆中欣轩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文广向记者展示了鸡棚,毛茸茸的小鸡在整齐的鸡棚里跳来跳去,健康活力。他说:“忙的时候我们会找村民帮忙,按天结算每天150。”这从一方面也动员了村民的收入和工作。站在更远处,鸡棚养殖相关负责人介绍:“对面是我们的散养鸡养殖区,一共有8个区,都是不同种类,有珍珠鸡、绿壳蛋鸡、乌鸡等等。通过这些养殖基地,拉动了村民的收入,也改变了乡下面貌。”
龚家屲村党支部布告戴吉斌说:“发动村致富带头人回村创业,调整种养殖布局是我们的目标。当前有规模化的养殖户4家;其中春玉养殖场,猪存栏500头;榆中白虎山生态专业合作社,羊存栏2000只,鸡存栏15000只;榆中欣轩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鸡存栏10000只;榆中县兴万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存栏50头,动员本村闲散劳动力150余人工作,其中建档立卡户15户;同时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流转土地500亩,由合作社种植双垄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动员务工人员6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0户42人。结合美丽乡下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当前,已有农家乐5家,其中窑洞人家已成为全县农家乐中的亮点,动员本村务工人员2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户3人。经过以上工作,全村建档立卡户52户164人,截止当前节余2户9人未脱贫,贫苦发生率降至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