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涉县涉城镇北岗村的李顶用门第代以务农为业。今年春天,他经人介绍来到伶俐农业试验基地务工,负责豆角幼苗的培育和移栽。在他看来,相较于传统农业,伶俐农业的运用更显上风。“如果按照传统种植模式,豆角的幼苗需求七八天才能出土,但在伶俐系统精细化的经管下,播种后4天就能出苗。”
邯郸西部山区土地贫瘠,山多地少。近年来,当地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建设伶俐农业经管系统,设立了多家伶俐农业试验基地,实现了种植养殖全程智能化。鱼菜共生、无土栽培、水肥一体,一系列新技术让伶俐农业在山区农村生根抽芽。
记者随机走进一个智能化温室大棚,只见棚内布满了各种监测办法和泥土传感器,表现屏上及时播放着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各项监测数据。几名农民正在对此前铺设的防草布进行维护。试验田内,西红柿、水芹菜长势喜人,铺设了防草布的沟垄上不见一株杂草。
作为伶俐农业试验基地的负责人,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布告张永刚介绍,运用智能系统,基地内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数据的智能控制,包管作物品格优良。
记者采访打听到,这套智能系统直接将温室大棚内各种传感器及控制器数据接入互联网,农民可通过手机、电脑查看现场图像和数据,既能及时掌握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各项指标,也能自动控制大棚办法,实现灌溉、施肥、通风智能化运行。
在鱼菜共生概括试验田,记者打听到,在无土栽培环境下,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可直接转化为供蔬菜吸收的营养成分,蔬菜生长可以净化水质、增补氧气,菜根、藤蔓则可作为鱼类的食物,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到达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