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牛都在合作社里托管着,我也在合作社里工作,技术员手把手教我饲料配比和育肥技术,每月另有2800元工资,年底还能拿到6000元分红。”阿木东·米吉提曼笑着说。
在这个有养殖牛羊传统的村里,为谋划乡下复兴,村“两委”采用“合作社+农家+市场”的发展模式,致富带头人、村民共225人筹集入股资金242.9万元,建成养殖规模300头(只)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养牛达15头之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村。合作社密集托养降低了养殖危害,提升了养殖效益,解放了劳动力。村里还与周边企业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赞助421人实现工作,户均增收2500元。
阿克苏区域乌什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郑冬梅(中)在托克逊亚克坦村的木耳种植基地为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光明日报记者王瑟摄/光明图片
特点种植业让村民笑开颜
温宿县柯柯牙镇农民有种植核桃的传统,核桃新村即是其中的代表。村党支部布告王永振说,全村343户村民,核桃种植面积达3600余亩,户均10亩以上。
种核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管理,就拿去雄花这一管理环节说,必须要用长1至1.5米带钩木杆拉下枝条,人工掰除。做完一棵核桃树要花费较长时间,偶然一个人一天干不完1亩地,回到家累得腰酸腿痛。
但再累也要干,否则会紧张影响核桃品质和产量。去除的核桃雄花是沤制绿肥的好原料,施入果园后能够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才气,促进核桃增产。村民赵忠的36亩核桃昨年获得大丰登,增收后他非常大的愿望即是再多学一点技术,让核桃长得更好。
“我们种植蔬菜不能只追求速度,还要看成活率。像你们这样栽苗容易破坏根,要用育苗器才能保证蔬菜苗成活率。”1月18日,阿瓦提县阿瓦提镇联合村自然美和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周龙正在指导村民怎样种植菜苗。
周龙说,合作社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办起来的,吸纳了左近150名村民工作,使他们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同时动员100户村民以小拱棚入股,年底分红,闯出了一条通过合作社率领村民致富的途径。
村民肉孜·托合台木尼亚孜昨年10月来合作社上班,他说:“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另有2000元工资,不但可以照顾家人,还可以学到技术。我一定会在这里好好干,以后也承包大棚种植蔬菜,让家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托帕艾日克村土地盐渍化程度高,农作物种植布局单纯,收益低。阿克苏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邀请农业专家前来“问诊把脉”,经过反复调查论证,依靠日照足量、水资源充沛的优势,专家建议发展黑木耳种植。
2019年8月,工作队积极争取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占大地积30亩,拥有20座标准化生产大棚、8万个菌棒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为办理黑木耳贩卖问题,驻村工作队早早通过电商平台、微信平台主动接洽收购商前来订购。当年采收贩卖黑木耳4吨,户均增收2000余元。